我認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說法準確些。有那么好幾個事兒都是真保護投資者的動作,然而總是被罵的,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私募和散戶,有幾個沒有做成功的保護投資者的動作,比如去年爆雷的長生生物、康德新等等股票,其實里面不光有散戶,還有很多機構投資者,由于拋盤非常大,又沒有接盤的,所有的投資者都被悶在了里面。
1、股市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提法正確,還是保護散戶利益的提法正確,為什么?
我認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說法準確些。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私募和散戶,散戶就是指中小股民了。我是這樣看這件事的:第一,說起割韭菜,其實不光割了散戶,一些機構投資者和私募也被割了,被誰割了,就是被大小非割了。股市上誰最賺錢,當然是大股東了,當大股東拋售股票的時候,對個股的走勢形成壓力,導致股價下跌,受損失的不光是散戶,在二級市場購進股票的機構也會跟著虧損。
比如,有的機構因為倉位限制,不可能把股票全部拋掉,由于他們的資金量大,又不可能在短時間把把風票一下子拋出去,也只能忍受股價下跌帶來的痛苦,第二,當一只股票爆雷的時候,不光散戶來不及跑,里面的機構也來不及跑。比如去年爆雷的長生生物、康德新等等股票,其實里面不光有散戶,還有很多機構投資者,由于拋盤非常大,又沒有接盤的,所有的投資者都被悶在了里面,
只是機構們不象散戶這樣可以罵娘、發(fā)牢騷,他們是有苦說不出啊。有朋友會說了,機構早就通過高拋低吸降低了成本,對這個提法,我有不同觀點,如果大盤和個股在高位,也許機構沒虧損,但2018年年底的時候,股價正好在歷史低部,所有的投資者都是虧損的。第三,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戶都是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生存,機構和散戶不同的是逃頂和抄底的本事不同,
盡管機構,包括私募的投資能力要比散戶好一些,但都處在生態(tài)鏈的底部。當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時候,機構和散戶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只是機構比散戶先知先覺一些,而散戶的能力更低一些,成為生態(tài)鏈的末端,虧損也更嚴重一些。因此說,機構也并不是都在市場上賺錢的,比如2018年,不是就有4000多家私募被強制平倉嘛,散戶就更不用說了,虧損累累!我以為在當下的A股市場,沒有機構不行,沒有散戶也不行。
2、為什么A股投資者越保護越虧?
得看看保護投資者的動作和邏輯都是哪些啊,現(xiàn)在有點問題是維穩(wěn)至上主義占領了監(jiān)管,也就是,股民罵的他就管管,可是有很多事情吧,不應該是罵了就要管的,而且有些正確的行動也是會被罵的。有那么好幾個事兒都是真保護投資者的動作,然而總是被罵的:給次新股發(fā)出警告,提示泡沫與風險,這個明明就是正確的提示,然而已經被游資騙著殺進去的散戶一看次新股跌了,就要罵監(jiān)管,還說是被監(jiān)管保護導致虧損的,沒有一點邏輯,監(jiān)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出來風險提示一次,這些散戶看著次新突然快速大幅拉漲的時候心里有數(shù)知道是游資做妖股,但是仍然沖進去,事實上應該自食其果。
還有幾個沒有做成功的保護投資者的動作:退市和嚴懲財務造假退市一旦坐實,手上有股的股民連續(xù)鋼琴跌停板,又會罵娘,各種鬧甚至跳樓等等,監(jiān)管是畏手畏腳不敢亂動的,所以喊了那么久也沒有退幾家,嚴懲財務造假這個,歐美可是有非常重的懲罰的,不只是罰款罰到破產,還要抓人判刑,這些后果都使很多公司在利潤誘惑面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