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認為加盟好,直營的管理成本很高,世界范圍內都是以加盟招商為主的商業(yè)模式,那么究竟是直營好還是加盟好呢。超市是產品差異化,除了基本款和競爭對手有的,還有自己特色的產品,產異化代表有利潤,主要是缺乏考察和準備以及風險控制,實體店是有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成本、毛利率這些財務指標。
1、對于開店有什么考察與風險?現(xiàn)在一些實體店生意不好的原因在哪里?
現(xiàn)今開實體店是存在很大風險的,因此前置的考察、準備、論證十分必要。同時實體店生意不好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大家經常能看到很多實體店開店關店頻繁,做了一段時間做不下去就換一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顯現(xiàn)?主要是缺乏考察和準備以及風險控制:缺乏專業(yè)性。對店鋪業(yè)態(tài)研究不夠,行業(yè)知識一知半解,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為自己懂,同時是缺乏系統(tǒng)性運營的能力。缺少競爭評估,周邊競爭對手的研究肯定是基礎行動,但很少研究敵我雙方產品優(yōu)劣勢,消費者的習慣這兩個硬核指標。另外銷售預估、毛利測算、價格定制、促銷損耗、多久的競爭策略也是要拿出數(shù)據來的,這些做的不夠好,商圈聯(lián)合評估。商圈一公里內的消費者在哪,是社區(qū)型還是CBD型,或是學校人群,
這些決定了實體店要服務的用戶,以及確定用戶后的產品研發(fā)、產品組合以及渠道搭建,最后一步的營銷方案設計。盲目樂觀不可取,做事業(yè)有激情是必備的,但如果是盲目的就會變成失敗的伏筆。要很好的復盤其他失敗項目的原因,規(guī)避這些彎路,要記住要在以上3點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做這件事,否則這些復盤出來的結果,只會是錯誤方向的堅持,毫無意義且敗亡的更慘。
做好運營測算,實體店是有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成本、毛利率這些財務指標。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這些營銷指標也要有預判和邏輯,以及落地方法,而不是店已經開了再去做,這樣實體店基本活不下來。打磨好產品與差異化經營,餐飲店要的是好吃不貴,好吃是第一位。超市是產品差異化,除了基本款和競爭對手有的,還有自己特色的產品,產異化代表有利潤,
這也是開店前要考察論證的。社群運營考慮,實體店等客上門就不要做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運營賦能是必能技能,需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可落地執(zhí)行的營銷思路。和上面說的一個道理,不要等到營業(yè)了再開始做,但營業(yè)后可以調整,關于實體店不好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想強調一點,這也是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就是很多人依然強調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將實體店生意不好都歸罪于電商,這種對既成事實、不可逆的商業(yè)進化的牢騷和埋怨,并不能改變什么,會使自己止步不前。
總的來說,除了經濟發(fā)展模式轉型淘汰落后、低質行業(yè)的原因,主要是在商業(yè)演進的過程中,很多實體店經營思維的僵化、學習能力的缺失、對新零售、新營銷、新技法、新用戶需求的無意識。本來現(xiàn)階段就是整合、重塑的時代,就是要淘汰跟不上的人,如果自己不尋求突破和升級就很麻煩了,最后,開店的考察和風險規(guī)避,只是技術層面,一個基本的邏輯和常識性的動作,相對來說可以會做的更好一些。
2、直營模式和加盟模式有哪些區(qū)別?如果要做生意的話,是加盟好還是直營好?
我是學營銷的做了很多年的藥品營銷,在1998年左右社會理論界和企業(yè)界就在討論究竟是直營好還是加盟好,當時的企業(yè)界一致認為直營好,為什么呢?當時的風云企業(yè)長虹,海爾靠直營團隊可以說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而而那些靠代理加盟開發(fā)市場的進展都很緩慢。而學者們認為加盟好,直營的管理成本很高,世界范圍內都是以加盟招商為主的商業(yè)模式,那么究竟是直營好還是加盟好呢?我舉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在四川一家知名制藥企業(yè)做銷售,公司有近200名銷售人員分布在全國各個地級市,2003年有一次公司要出一個新藥品讓大家做市場調查,不交調查表的罰款500元,那個時候我們以醫(yī)院為主,我自己非常敷衍的把調查表交回去了,結果回去開會我得到表揚了,為什么?因為就兩個人完成了這項任務,我就是其中之一,可見管理難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