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涉商鋪位于商場負一樓,出租方只對商鋪進行劃線區(qū)分,但并未進行物理間隔及接通至商鋪的水電設施,而且該商鋪位于地下一層,根據消防驗收意見書顯示該層僅作為設備用房和車庫使用,故該商鋪客觀上不具備作為商鋪的使用用途,由此亦可認定出租方未能向承租方交付符合正常使用目的的商鋪,其行為已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構成根本違約。
1、買商鋪應該買社區(qū)底商、商業(yè)街商鋪還是綜合體商鋪?商鋪位置怎么選?
我身邊有太多買了商鋪都非常后悔的人。說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吧,一個家里親戚,一個家里親戚,買了萬達金街的商鋪,還是拐角的位置,可以說在金街上位置最佳的一個商鋪了,是貸款買的,剛剛買下來的時候,還出租掉了,第一個租客干不下去了,就退房了,后期,這間門面基本上就沒租掉過,因為每個月的還款數額比較大,親戚自己的生意也不順利,然后就還不起按揭了,斷供了,然后,被銀行起訴了,房子現(xiàn)在還在拍賣。
第二個是我的一個同事,他買的是綜合體的商鋪,華南城的五金區(qū)的商鋪,他更可憐,從買下商鋪,到交房,一直到現(xiàn)在,交房已經五六年了,不說升值賣掉了,現(xiàn)在一次都沒有出租掉,據說,華南城有一段時間,不是免費出租商鋪,是貼錢出租,意思就是,只要你來租房子,不但不要房租物業(yè)費,每個月還給租客補錢,就是為了弄人氣,搞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搞起來,這個同事可以說腸子都悔青了,
事實上,現(xiàn)階段,以及未來,我國各個城市的商業(yè)地產都是嚴重過剩的,不管是社區(qū)底商,商業(yè)街還是大型商業(yè)綜合體,都是嚴重過剩的,買這些商業(yè)地產想賺錢,和買彩票中獎的概率差不多。如果實在是要買商鋪,肯定還是社區(qū)底商靠譜些,雖然租金低一些,至少還能出租掉,要知道,什么商業(yè)街啊,綜合體啊之類的商鋪,要是人氣起不來,免費給人家當倉庫,人家都不要,
2、買商鋪如何選地段?
當今社會,投資商鋪只看地段很不明智。買商鋪的目的是實現(xiàn)增值,讓商鋪跟貨幣通膨做抗衡,過去投資商鋪有“一鋪養(yǎng)三代”的說法,很簡單的觀點被很多人沿用至今:一是過去的商鋪具備大增值潛力,理解起來就是供需關系不對等,基本是賣家市場,商鋪少,能買得起的也很少,所以在過去只要有錢,買到的商鋪到現(xiàn)在都賺了,特別是占據核心地段的商鋪。
二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人變得有錢了,開始追求投資,特別是近十年來,房地產中爆發(fā)了大量拆遷戶,暴富后的他們沒有更為穩(wěn)妥的投資選擇,矛頭都指向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商鋪,我們知道商鋪的用途對生活意義重大,有一套商鋪不僅僅是保值增值這么簡單,更多時候還能解決家庭收入來源,也就是退而求其次時自己開店,有這兩個條件做支撐,一鋪養(yǎng)三代的說法就成立了,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聽聞的投資商鋪獲利,大多歸功于買到了一個好的地段,但是筆者認為,地段固然重要,但是未來人們對消費的需求導致自身能有多大增值空間同樣重要。
所以買商鋪不僅僅看地段,好的地段價格貴,當商鋪價格超出商鋪實際價值時,投資回報率會很低,也可以說還透支了商鋪接下來幾年的增值空間,這樣的商鋪,即使地段再好,也不是投資最佳選擇,當然如果非得選擇地段,可以參考城市發(fā)展、區(qū)域側重對商鋪的價值影響進行判斷,比如機場、高鐵、學校、景區(qū)等,人們的消費觀念會逐步改變,不一定地段好人流量就一定大,更多時候還得參考消費者需求,畢竟商鋪的最終服務對象還是消費者。
另外說一下幾個建議:1.保險的做法是買人流量大的商鋪,比如周邊輻射幾十萬人口,這樣的商鋪前期購買后,等入住率提高了基本能增值,2.有關系時,地段好的商鋪也要追求性價比,不要一味的覺得這個地段值開發(fā)商的報價,要保證自身的投資回報率能跑贏通膨。3.人流量大的地段,也要注意不要購買兩種商鋪,一是負一樓的商鋪,二是二層以上商鋪,對于零售行業(yè)而言,這些商鋪都存在曝光率低、通道狹窄等劣勢以上個人觀點,更多房產、商業(yè)資訊,歡迎關注本號,
3、現(xiàn)在電商這么發(fā)達,住宅底商和綜合體商鋪怎么選擇?如何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