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己的名字,則只能長輩或者自己來叫。命名權的機會不多,給自己孩子起名字是其中難得之一,所以家長們內心里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能夠有所不同,但過于另類的名字他們也不敢起,怕以后孩子會因為名字太標新立異遭到嘲笑不能很好得融入學校生活,當長輩對晚輩稱名字時,表示親昵;當自己稱名字時,則表示謙遜。
1、中國有哪些重名較多的名字?
我來貢獻一個:“子軒”“子涵”這種港臺言情派的起名是未來最大重名王!沒有人喜歡自己孩子的名字爛大街,子涵子軒的爸爸媽媽們也不想,但大部分人都沒能逃脫一代人的烙印,在給孩子的起名上,這個規(guī)律被充分暴露出來。命名權的機會不多,給自己孩子起名字是其中難得之一,所以家長們內心里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能夠有所不同,但過于另類的名字他們也不敢起,怕以后孩子會因為名字太標新立異遭到嘲笑不能很好得融入學校生活,
那咋辦呢?前思后想,只要跳出上一代人名字的泥潭就好了吧。上一代父母輩們,男的叫著“建國”、“衛(wèi)國”,女的叫著“娟”、“花”什么的,太土了啊,憑著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想起童年時候看的港臺劇,“子軒”、“子涵”這些看似書卷氣的名字沖進腦海,殊不知,很多家長都有意無意地遵循著這個起名字的思路,導致幾年后他們走出家門時才發(fā)現(xiàn),原本以為深思熟慮的選擇,到頭來也是其他成千上萬父母深思熟慮的結果。
2、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時,常能聽到“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等稱呼,其中“子龍”、“翼德”都是人物的“字”,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更是每個人物出場時都會在其旁邊標上姓名和字。那么,這個“字”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其實,“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現(xiàn)了,到了周朝,“字”這一制度開始盛行,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根據(jù)《禮記·檀弓》的說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會,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間如果只呼其名,顯得不夠尊重,于是迎來二十歲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個“字”。在與人交往時,互相稱對方的字以示尊重,而男子自己的名字,則只能長輩或者自己來叫。當長輩對晚輩稱名字時,表示親昵;當自己稱名字時,則表示謙遜,步入社會,采用更多的是自己的字,于是我們可以見到在講述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視劇中,交談雙方互稱對方的字,顯得即尊重又文雅。
至于字的內容,則大多是表示德行或解釋自己的本名,因為它是用來“表德”,所以又被稱為“表字”,亦或者是,字含有和本名相關的意義。著有著名的《顏氏家訓》的北齊文學家顏之推認為,人名是用來區(qū)分彼此的,而字則是表現(xiàn)自己的德行和愿望,用字來約束自己,從而起到督促的作用,其實,字剛剛誕生時,并沒有特別嚴格和約定俗成的制度,于是民間的字既有后世廣泛的兩個字,也有僅一個字的。
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還有西楚霸王項羽,羽其實是他的字,項籍才是他的本名。后人為了表示尊重,便稱呼他們的字,漸漸的,許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本名了,一言的字并不多,大部分的字因為肩負著解釋說明姓名,表達德行這樣的“重任”,所以常常有兩言。而兩言的字則有著許多不同的規(guī)律,比如家中有兄弟數(shù)人,那么其字的首位往往是用“伯仲叔季”來表示長幼。
舉例來說,三國時期雄踞東南的孫吳,其奠基人孫堅生下四子,分別是孫策、孫權、孫翊和孫匡,而他們的表字則分別是伯符、仲謀、叔弼和季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來取字,同時的荊州還有以馬良、馬謖為代表的馬氏兄弟五人。五人的話,就超過了“伯仲叔季”的四位,于是馬良排名老二,字為季常,馬謖排名老五,字為幼常,另外的著名三國人物中,還有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將季節(jié)分成三段時采用的排序方式,可見曹操是家中長子;姜維,字伯約,則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陸遜,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長子,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