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和曹德旺先生的共同點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不同點是,商人李嘉誠搞投機,什么最賺錢就大手筆投資什么。我挺佩服李嘉誠的,李嘉誠雖然是一個“奸商”,但是不討厭,李嘉誠的錢遠遠比曹德旺先生多得多,但是李嘉誠的實體沒有一個像福耀玻璃集團那么赫赫有名。
1、李嘉誠的“錢經”是什么?
我覺得李嘉誠最厲害的“錢經”有兩點:第一,就是所謂的空手套白狼。這一點我真的是佩服,我自己是生活在上海的,并且住在真如附近,親眼看到了李嘉誠的這種行為。在真如地帶,李嘉誠好多年錢帶著大量的資金過來投資,買地,并且承諾開發(fā)建設,但是的地方官員看到李嘉誠來了,自然欣喜若狂,不僅以較為便宜的價格把土地賣給了李嘉誠,而且希望李嘉誠的到來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投資,帶來一種跟風效應,帶動整個真如板塊。
但是幾年過去了,這塊地的施工依然停滯不前,根本沒有讓人看到有開發(fā)的意思,令大家大失所望,最后,當房價大漲,土地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之后,李嘉誠轉手把這塊土地賣出,狠狠地賺上了好幾億。不得不說,李嘉誠已經達到了用“面子”賺錢的層次,而他的這種“空手套白狼”做法,也已經在許多地方為他獲取了不少的利潤,厲害??!第二,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思維,
李嘉誠最厲害的就是他的眼光和格局,并且對于貪婪的人性把握的非常好。無論是曾經,現在,甚至未來,李嘉誠都是堅持“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思維,就好比這幾年里,大家看到的是房地產的盛世,而李嘉誠卻已經大肆地變賣自己名下的豪宅,房產,以降低未來可能到來的房地產沖擊影響。這就是做投資,做商人最強的思維,一名優(yōu)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fā)生。
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么”的判斷是正確的,那么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結論:李嘉誠的這幾十年以來,確實教會了我們許多,并且他的言行告訴了我們,什么叫好不做作,我挺佩服李嘉誠的,李嘉誠雖然是一個“奸商”,但是不討厭。他一直強調他自己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企業(yè)家,這也注定了他會把利益放在首位,
2、李嘉誠對中國有什么貢獻?
李嘉誠對中國有什么貢獻?對李嘉誠來說,嚴格地講,是一個投資與投機的復合體,更貼切地說,是投資家與投機家的組合。說他是投資家,應當說,他這么多年來,無論是在香港的投資還是在內地的投資,抑或在其他地方的投資,都是相當精準的,也是完全成功的,即使是不太正確的項目,也是賺錢的項目,以至于他的駕駛員,也因為跟著他投資,成為少有的富豪之一。
但是,李嘉誠又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家,更是一介投機家,他投機的本領,放眼全也沒有幾個可以與他一比,他的投機不是小投機,而是大投機,是善于利用政策變化的大投機,也可以認為是善于抓住機遇。正是因為他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家,而是集投資與投機為一體的企業(yè)家,因此,他所做的貢獻,與陳家庚等相比,就差了不知到哪里了。
他的所謂投資,往往是與問題連接在一起的,不能說他沒有貢獻,但是,貢獻的背后必然有風險。他做十分貢獻,必然會留下十分風險,甚至十二分風險,所不同的是,他留下的風險,大多是未來的。因此,他可以全身而退,賺足了而退,所以,面對面李嘉誠這樣的人企業(yè),還是要少聯系為好,少合作為好,尤其不要把他當作是可以真正幫助自己的人。
3、李嘉誠選擇在市場最好的時候拋售國內的物業(yè),是什么原因呢?
李超人,確有異于常人之處,至少這種“不賺盡最后一個銅板”的商業(yè)思維,就讓人很是佩服。當2014年前后,李超人大面積拋售香港和國內的物業(yè),轉投英國,有人毀之、有人罵之,但從純商業(yè)角度來看,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經典的商業(yè)案例!李嘉誠曾說過一段話“我是一個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給我戴上什么帽子,無論高的,還是矮的,我都不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