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易時間看,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其中即期匯率又稱作現(xiàn)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買賣協(xié)議后,在兩個工作日內(nèi)辦理交割的匯率,而遠期匯率是交易雙方約定的在特定時間進行交割時的匯率,該匯率不受交割發(fā)生時即期匯率的影響?;鶞蕝R率是本幣對某國際關鍵貨幣的比價,例如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就可以看作基準匯率;交叉匯率是根據(jù)基準匯率計算出來的與第三國貨幣的比價,例如,人民幣和俄羅斯盧布的兌換率就是交叉匯率。
1、什么是匯率?匯率的本質(zhì)是什么?
簡單說,匯率就是一國貨幣相對于另一國貨幣的價格。例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3:1,意味著1美元價值6.3人民幣,在一個主權國家構成的國際經(jīng)濟體系中,各國都有自己的法定貨幣,他們要進行貿(mào)易和金融合作,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問題,也就是確定“匯率”。匯率有幾種類型:從交易的角度看,分為買方匯率和賣方匯率,我們在換匯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中行在購匯時有一個牌價,在售匯時有一個牌價,二者是不同的,類似于存貸款利率的不同,
從交易時間看,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其中即期匯率又稱作現(xiàn)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買賣協(xié)議后,在兩個工作日內(nèi)辦理交割的匯率,而遠期匯率是交易雙方約定的在特定時間進行交割時的匯率,該匯率不受交割發(fā)生時即期匯率的影響。從匯率確定的方式看,分為基準匯率和交叉匯率,基準匯率是本幣對某國際關鍵貨幣的比價,例如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就可以看作基準匯率;交叉匯率是根據(jù)基準匯率計算出來的與第三國貨幣的比價,例如,人民幣和俄羅斯盧布的兌換率就是交叉匯率。
2、匯率和利率的關系是什么?
利率與匯率的原理是基于利率平價理論,資本是逐利的,利差會帶來跨境資本流動,而資本的利差套利活動會改變貨幣供需,而貨幣的供需則會改變匯率。比如:兩個國家貨幣分別是A和B,兌換比例是1:2,再假設A貨幣所在國利率為2%,B貨幣所在國利率為4%。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前提下,資本會怎么流動呢?借入A貨幣100單位,兌換成200單位的B貨幣,然后存在B國,1年后獲得208單位的B,然后再兌換回A貨幣,獲得104單位的A,歸還102單位后,凈賺2單位的A,
可以看出,如果兩國存在利差,則B貨幣的需求會遠大于A貨幣,如果市場是完全高效,則會促進A、B國的匯率發(fā)生改變,A、B的匯率將最終趨向于102單位的A=208單位的B,,剛好消除無風險套利。所以說理論上,凡是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的利率和匯率,都存在套利機會,但在實際情況中這種套利機會不可能是無風險套利,說到套利,就不得不提到利差。
中美利差與中美匯率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但很多人會將人民幣升貶值歸結于利差原因,我認為這是比較片面的,按照利率平價理論,中美利差擴大,資本向中國凈流入,人民幣對美元有升值壓力;中美利差縮小,套利空間減少,資本向更發(fā)達經(jīng)濟體流動,人民幣對美元有貶值壓力??墒聦嵅⒎侨绱耍瑪?shù)據(jù)說話:結論:近三年以來的中美利差和中美匯率的關系基本與利率平價理論無關,
這又該如何解釋呢?根據(jù)經(jīng)濟學中的“不可能三角理論”,即匯率穩(wěn)定(固定匯率制)、貨幣政策獨立(利率變化)與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中只能選擇兩者。而資本自由流動其實更像是一個結果,因此任何一個經(jīng)濟體,都需要在貨幣政策獨立和固定匯率制之間進行兩難選擇,對于小經(jīng)濟體而言,比如香港,港幣跟著美元走,基本放棄了貨幣政策獨立性,而像大陸這么龐大的經(jīng)濟體是不可能拱手將貨幣主權讓出,但這里在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的同時,又要考慮國際地位,允許匯率市場化的雙向波動,保持國際資本的進出。
因此從這方面來看,利率與匯率的關系似乎被淡化了許多,但這并不是說該理論已經(jīng)不適用,但至少在中美之間已經(jīng)不適用,而真正影響匯率的不是別的,正是國家之間的基本面差異。每個經(jīng)濟體的運行趨勢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貨幣政策的分歧是必然的,比如說已經(jīng)崛起的歐元,歐美之間的貨幣政策早已出現(xiàn)分歧,所以說將中美利差與中美匯率相提并論還是有一定缺陷的,中國貨幣政策根本沒有必要一定與美國的節(jié)奏一樣,尤其是在兩國經(jīng)濟增長出現(xiàn)差異時,如果刻意保持利差與匯率的關系,那么就很有可能走出與利率平價理論完全不同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