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憑這一點,津巴布韋似乎算得上世界上頂高收入的國家了。城鎮(zhèn)退休職工的平均養(yǎng)老金也不到三千元,什么時間已經達到了“‘中等收入’的標準,將步入高收入國家”,六億多的人月收入僅僅是一千多元錢,此收入在上海屬中等偏上一點的收入,中國普通人的收入遠遠還沒有達到中等收水平。
1、年收入多少算高收入呢?
問了問周邊的上海年青人家庭(80后),多數都在外企或民企工作,一般夫妻倆月合計收入(稅后)在四萬元人民幣己經可以了,這包括:每月還房貸80OO元(不含公積金沖貨),養(yǎng)一臺車,一個在上學的孩子,每月有4~6次上飯店,每年至少二次旅游等,一年收入消費后,會有少量余錢,會積累少量的金融資產。此收入在上海屬中等偏上一點的收入,
所謂高收入,每個人的理解會有不同,在上海若能住別墅,開豪車,穿名牌,上高擋飯店,也許可算高收入者,可能月個人收入在10萬以上,但如此高收入者實在也不多,不會超過1%,這樣的收入在外資企業(yè)至少達到副總職位。還有不少人認為:所謂個人收入,只要吃住玩樂后還有余,生活一般不為錢發(fā)愁,就很開心了;人活著有再多錢,個人消費只需用少部分,再多線只是一串數字,最多能顯示有錢人身份,沒特殊意義;還有人認為,生活中老在啄磨掙更多錢,總覺得自己錢不夠多,那么這樣活著很累,
2、津巴布韋人人都是億萬富家,他們算高收入國家嗎?
津巴布韋曾經用過大面值貨幣。大到什么程度呢?每張幣值都以10萬億、20萬億、50萬億、百萬億的面孔出現,在津巴布韋,再貧窮的人家,只要是會花錢,人人手里都攥著不止一張百萬億的鈔票,所以,人們戲稱,津巴布韋人人都是億萬富翁。如果單憑這一點,津巴布韋似乎算得上世界上頂高收入的國家了,不過,事實上津巴布韋的紙幣價值連普通的紙都不如。
比如,要買一卷衛(wèi)生紙,所需紙幣比這卷紙的體量都大得多,那么,一百萬億一張的津巴布韋紙幣幣值到底能達到多少呢?一百萬億津元僅能兌換0.2美元,約合人民幣1.35元。也就是說,我們在國內只要擁有一元多人民幣,到了津巴布韋都能成為百萬億富翁,這是不是特別搞笑呢?而造成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結局的正是津巴布韋前總統(tǒng)穆加貝。
由于穆加貝實施過激的改革措施,將白人的土地甚至企業(yè)收回來,平均分配給黑人,這引起了國內矛盾的尖銳對立,更嚴重的是,黑人根本不善經營和管理,導致經濟迅速下滑。加上西方國家的制裁,一時間津巴布韋物質奇缺,物價飛漲,穆加貝政府不從根本上找原因,而是認為這一切都是缺錢造成的。所以,政府指使印鈔廠加速印鈔,并把鈔票面額盡可能地加大,
因此,這才有了堆積如山的大面值津元的出現。在那個時期,津巴布韋百業(yè)凋敝,只有印鈔廠最繁忙,生意最紅火,(拉著鈔票買東西)當然,錢印的再多,沒物質做支撐也是枉然。當時,一百萬億在津巴布韋只能買三個雞蛋,而且,隨著鈔票不斷增量,物價還一直十倍百倍的上漲。到了2009年,津元實在沒法使用了,津巴布韋政府不得已才放棄本國貨幣,代之以美元、英鎊及鄰國貨幣,
此后,津巴布韋的狀況進一步惡化,2017年,這個國家的人均年收入為0.10美元,淪為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也就是在那一年,穆加貝終于被軍事政變趕下政治舞臺,結束了他頗具爭議的政治生涯。(穆加貝)津巴布韋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的鬧劇,歸根結底是穆加貝政府根本就不懂經濟,當然更不了解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他們治理國家就是想當然,既不搞清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沒有長遠規(guī)劃,走一步算一步。
3、我國將步入高收入國家,“中等收入”標準已出爐,你達標了嗎?
中國的國情是什么?中國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底子又薄,東西發(fā)展極度不平衡,農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剛剛結束,基礎還不牢固,六億多的人月收入僅僅是一千多元錢。就是城鎮(zhèn)退休職工的平均養(yǎng)老金也不到三千元,什么時間已經達到了“‘中等收入’的標準,將步入高收入國家”?說大話不費多么大的勁,吹牛逼的歷史教訓已經忘記了?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確實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畢竟還是在發(fā)展過程中,遠遠還沒有達到中等收入的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