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為什么簡稱“浙”,而不簡稱“越”。二、為什么江蘇的簡稱不用“吳”,卻用“蘇”呢,用“蘇”來作江蘇的簡稱是最合適的,江蘇省剛成立時(shí),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等機(jī)構(gòu)都設(shè)在蘇州,只能讓浙江恓性一下了,浙江于是就不用“越”簡稱,改用簡稱“浙”。
1、為什么浙江不簡稱“越”,江蘇不簡稱“吳”?
我們知道浙江省,簡稱“浙”,有人說,為啥不用更能代表浙江的“越”呢?。還有江蘇省,簡稱“蘇”,而不用“吳”,這當(dāng)然是有不用的道理,一、浙江省為什么簡稱“浙”,而不簡稱“越”?1、關(guān)于“越”,它和浙江的歷史太久遠(yuǎn)了,浙江的“越劇”,越王勾踐,越國就在浙江省,而越國的首都會稽,也就是浙江省現(xiàn)在的紹興市。古時(shí),人們還把浙江省簡稱“越”,
明朝就較普遍,他們把浙江籍的官員叫“越人”,而當(dāng)時(shí)浙江省上報(bào)京城自己的簡稱就是“越”。2、問題就出現(xiàn)了,我國廣東上報(bào)的簡稱是“粵”,“粵”與“越”,字不同他讀音相同。這樣一來會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為了區(qū)分兩省,就要有一省改稱。廣東稱“粵”,獲得了大多數(shù)人認(rèn)可,只能讓浙江恓性一下了,浙江于是就不用“越”簡稱,改用簡稱“浙”。
3、除“粵”與“越”讀音一樣外,浙江不用“越”來簡稱是有道理的,從歷史上看,“越”國的范圍很大,除包含浙江外。當(dāng)年勾踐吞吳后,越國的地盤也大了,還控制著淮河、長江之間的地區(qū),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安徽大部,所以,浙江不簡稱“越”,也符合歷史淵源。二、為什么江蘇的簡稱不用“吳”,卻用“蘇”呢?1、吳國,當(dāng)年是在于長江下游地區(qū)的姬姓諸侯國,
根據(jù)史料,泰伯建立了勾吳古國。是春秋中后期最強(qiáng)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shí)達(dá)到鼎盛,但后來,在夫差在位時(shí)被越國所滅,吳國的疆域來說,不僅包含今江蘇省一帶,還包含了今安徽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區(qū),所以是江蘇不能簡稱“吳”的重要原因之一。2、江蘇省沒閩“吳”作簡稱,那江蘇省為什么同“蘇”呢?主要原因是清初,江蘇、安徽、上海等同屬于江南省建制,
到公元1667年,清康熙皇帝時(shí),才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江蘇省名字是取“江寧府”、“蘇州府”的第一個(gè)字合在一起來的,3、江蘇省剛成立時(shí),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等機(jī)構(gòu)都設(shè)在蘇州。蘇州成了江蘇省的省會城市,蘇州的名氣歷史上就很大,知名度也很高。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所以,用“蘇”來作江蘇的簡稱是最合適的。
2、江蘇省簡稱為“蘇”,“蘇”的本義是什么?
蘇(速)是穌、蘇和甦的俗字,后簡化字用“蘇”來代替“蘇和甦”,為弄清“蘇”的本義必須明白“穌”、“蘇”和“甦”的本義。蘇是由“穌”繁化而來,蘇(速)是由苗的省形“艸”、“魚”和“禾”會意而成的字?!捌H”和“禾”表示禾苗,這里指示水稻剛插秧的禾苗;“艸”和“魚”表示稻田剛繁殖的魚苗,總體場景就是春天稻田放水翻耕后插秧,就會有魚繁殖,插入田里的秧苗也會成活生長。
借“速”聲表示魚苗快速繁殖和秧苗快速返苗成活,故蘇有“蘇醒”之意。又可引申蘇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美稱,甦(蘇)是由更和生會意而成的字。更表示再次、復(fù)之意;生表示成活,甦表示再生、復(fù)生之意。借“蘇”完善其再生之意,后合并為“蘇”,漢字的簡化絕不是隨意的,俗字“蘇”出自顏真卿字帖中,這樣的“大家”如此簡化,肯定有其一定的道理。
本人做如下推測,供大家參考,首先要明白“辦”的本義。辦(搬)是由力和正八點(diǎn)“”會意而成的字,力(耒耜切)的本義是用耒耜翻耕土地,這里指示翻耕稻田;正八點(diǎn)“”表示分,這里指示要分清插秧的株距和行距,辦的總體會意就是翻耕稻田插秧的過程,借“搬”聲表示種稻從育苗到插秧有一個(gè)搬運(yùn)的過程,這是水稻生成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的一個(g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