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好,為什么有那么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我只想說《媽媽》是世上最難的最難的詞,很理解你,也很可憐你畢竟我也是這么長大過來的,因為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會明白媽媽的含義,才會理解媽媽的所有絮叨全是對你的關心,媽媽為什么老是絮叨,那是因為你的關心媽媽,不聽媽媽話。
1、能不能告訴我,我為什么要學習?
這個問題問的好,為什么有那么的孩子不喜歡學習?又有很多的年輕人在上大學時跳樓自殺?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當你母親把你生下來,你就有了一份責任—報恩!你父母省吃儉用,一泡屎一泡尿的把你養(yǎng)大容易嗎?你將來拿什么來報恩養(yǎng)育他們呢?你要有經(jīng)濟基礎,在通俗一點就是要有錢!錢從哪里來啊?你得掙??!你沒有好工作,沒有知識積累,沒有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誰要你啊?怎么辦?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將來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有錢養(yǎng)你父母。
2、為什么我完全無法理解哲學?
也許你從內心早就否定了哲學的“形而上學”的屬性了,當你否定哲學是“形而上學”時其實就意味著你與哲學分道揚鑣了,你如何去理解一個與你毫不相干的“隔絕物”?哲學的基礎是“邏輯”,“邏輯”的特質是認死理。所謂的“認死理”,好像就是“形式邏輯”所要恪守的“三大律”——同一律、不矛盾律、因果律,非常滑稽搞笑的是“哲學”作為“形而上學”,它既嚴謹刻板地遵循“三大律”,又明目張膽地蹂躪“三大律”。
這也就是“哲學”燒腦讓人抓狂的關鍵所在,哲學經(jīng)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兩片一樣的樹葉;在佛教經(jīng)典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老子經(jīng)典開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凡此種種莫不過如此。莫非哲學都是些“瘋言瘋語”?呵呵,好像是耶,。不過用“獨陽不生,孤陰不長”作為秘鑰來解哲學之“鎖”,您就會驚覺“負陰抱陽”所言非虛,
哲學(“形而上學”)從來不是孤立、靜止、機械地生存滴,而是與形而下學(亞氏的“物理學”)熱火朝天對立相融中共生共存!什么叫“一為一切,一切為一”?什么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什么叫“一花一世界”?什么叫“白馬非馬”?其所有的指向都是“形而上學”所包含的“一切可能性”。哲學上有個“吊炸天”的提問——俺系誰?一般人可能會說“你”叫某某名字,誰的“鞋子”,齒齡幾何,雄性雌性,幾斤幾兩,家住何方凡此種種說明“俺”是那個“誰”!可從“形而上學(哲學)”的視角看“俺”就是那個從娘胎之前到永恒所包含一切的“可能性”,
哲學(形而上學)認為“凡是有形的,都是有局限有不足的。所以俺們總是報怨彼岸的種種“非是”,彼岸一直喋喋不休”指責”此岸的“不是”,此岸彼岸似乎都自認為自個已是那至純的形而上的“理想國”而飄飄然。不!不是!彼此都是邁向形而上“理想國”“可能性”的奮進者哪有什么完美無瑕,都是為了“完美可能性”砥礪前行這也許就是哲學(“形而上學”)正確理解門徑理解哲學備注錘子一:有特定情境出現(xiàn)的意識討論的是心理學,涉及一切的意識則是哲學(形而上學),
3、為什么我身邊都是“壞人”?
你身邊都是“壞人”的兩個原因:一、你身處低谷期。一個人落魄的時候總是被人看不起、被人踩、被人欺負的,當你身在低谷的時候,阿貓阿狗都可以踩你一腳,曾經(jīng)跟你親近的人都在這個時候遠離你而去,你身邊的人不但不對于施以援手,而且還對你落井下石!一個人在順遂的時候有多少過來巴結、討好他的“好人”,在落魄的時候就有多少落井下石、算計他的“壞人”。
遇到身邊有勢利眼的人不要走得太近,更不要深交,因為這些人在你順遂的時候能說你的好話、抬高你、捧好你,等到了你落魄的時候自然也能說你的壞話、看你的笑話、欺負你、踩死你!二、你太善良了,一個人太善良,而且善良到對什么人、無論好人壞人都善良;這是迂腐的善良,你這種對好人是能得到更友好的對待、相互尊重,但是對壞人你這種善良就是縱容壞人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