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學,研究金融投資買賣決策行為背后心理科學,任何希望在投資中獲得成功的人,都需要重視行為學在金融市場的運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這句話是巴菲特名言,投資者無人不曉無人不知,但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就是逆向行為,是典型通過投資者集中行為做出的投資決策,李嘉誠有句名言,當只有1%的人知道的生意,就要趕緊做,當95%知道這個生意賺錢的時候,就堅決不要碰,也是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做出決策案例。
1、什么是行為金融學,它對我們的投資決策有什么用?
行為金融學,研究金融投資買賣決策行為背后心理科學,任何希望在投資中獲得成功的人,都需要重視行為學在金融市場的運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這句話是巴菲特名言,投資者無人不曉無人不知,但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就是逆向行為,是典型通過投資者集中行為做出的投資決策,李嘉誠有句名言,當只有1%的人知道的生意,就要趕緊做,當95%知道這個生意賺錢的時候,就堅決不要碰,也是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做出決策案例!通過以上兩個全球知名的投資大師和前亞洲首富的名言,可以知道,行為金融學可以作為投資決策判斷依據(jù)。
行為金融學投資決策中的作用1:行為金融學對于幫助投資者判斷重要市場拐點有非常強而有效的作用,行為金融學就是研究個體和群體在做出買賣過程的心理過程,對于群體而言,越是集中趨同性的一致,市場就離市場拐點越近,比如這些年,市場上會經(jīng)常聽到市場情緒指數(shù),這個就是把投資者行為進行了量化,從而更方便投資者判斷當下市場趨同性,比如摩根士丹利的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標,顯示2015年中國股市在牛市末端時候,情緒指數(shù)高到95,表明投資者對于看多空前一致,而行情反而接近結束,從6000點高點跌至最低2500下方,
反之在2017-2018年的時候,該指數(shù)跌至40下方,表示投資者看空情緒要遠高于看漲,市場底部就不斷上移。這就是群體行為一致的物極必反的過程!2:行為金融學在個人交易中也有重要作用,市場就是人性博弈,投資者要戰(zhàn)勝的不是市場,而是自己人性,貪婪,恐懼,害怕經(jīng)常困擾著很多投資者,為什么看好的一只股票,總是漲幅不到預期30%,就放手了,且最終都能到自己的目標位,為什么做錯后總是在價格跌到最低點區(qū)間時候,止損了,且止損了價格不久后就立馬上漲,這些其實不是運氣,不是被人盯上了,都是因為害怕和恐懼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