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奇怪的是產量低的小麥確沒有產量高大米價格貴。不只是延邊的大米好吃還便宜,吉林省的柳河縣大米、飲馬河大米、榆樹的大米其實也是不錯的,傳統(tǒng)的粳稻,是作為日常食用的東北大米,按照現(xiàn)在的物價水平,如果從成本角度出發(fā),大米的價格是被低估了的,這也是為什么延邊州的大米挺好吃,但是對外銷量卻不高的原因,大部分都在當?shù)叵恕?/p>
1、哪個品種的米產量高而且質量好?為什么?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句老話: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從農產品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來講,產量高和質量好是一對矛盾,無論糧食作物還是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包括我剛剛回答過的土雞蛋的問題——養(yǎng)殖類產品,都是如此。具體到大米而言,因為根據地域不同主要分兩類:東北大米(粳稻)和南方大米(燦稻),兩者最大的不同,除了所含的淀粉類型有所側重——也就是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不同——還在于生長周期的不同。
東北每年只能種一季,而南方多是兩季甚至三季,現(xiàn)在還有一季半——再生稻,這么說吧,同樣一塊地,同樣的種植周期,你種兩三茬,人家種一季,水稻慢慢長,能不好吃么?所以,比較好不好吃比較容易,但比較產量就要有一些前提條件了,比如同樣的地域、同樣的地力條件,同樣的投入水平,等等。即使如此,一些看似單產不是很高的品種,因為抗逆性好,在生產中往往更受農民青睞,
2、為什么印度的糧食產量那么低?
太多的人口,使印度成為糧食消費大國。但是,即便如此,印度仍然是大米、牛肉等農產品出口大國,印度耕種方式太落后,組織能力太弱,沒有大規(guī)模水利灌溉,出現(xiàn)一點問題就會減產,沒有惠農政策,買不到化肥種子。工業(yè)不發(fā)達,在選種、育種以及化肥農藥農具等方面,印度技術薄弱,在農業(yè)機械方面,印度自己的產量無法達到生產要求,只能進口。
印度農民不如中國農民勤勞,可能與宗教和文化因素有關,也可能與人口天賦因素有關,農民的勤勞程度將影響糧食產量。印度農民不如中國農民善于經營農業(yè),這也導致印度的糧食產量低于中國,印度的糧食價格不高,導致糧食生產投入不足,也導致單產較低。雜交水稻在印度推廣率低,也是原因之一,印度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積略大于中國,為152萬平方公里,但是農業(yè)總產量遠低于中國,卻奇跡般的養(yǎng)活十三億多人,還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而我國是農產品進口第一大國。
3、袁隆平提高了水稻也就是大米產量,可為什么有的人沒覺得大米價格便宜呢?
按照現(xiàn)在的物價水平,如果從成本角度出發(fā),大米的價格是被低估了的,用化肥、化學農藥的話,種一畝水稻約600元;如果用糞肥、有機肥、生物農藥的話,種一畝水稻約900元。加上地租500元/畝、加工包裝1斤大米大約1元錢,農民一畝怎么也得掙個500元養(yǎng)家糊口吧。畝產水稻按1000斤,出米率60—65%;這樣一斤水稻怎么也得賣到1.8元,普通大米賣到3元/斤,有機大米賣到6元/斤,
4、為什么小麥沒有水稻產量高,反而還比大米便宜?
小麥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年產量都沒有水稻高,小麥的年產量大概只有大米的一半多一點。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產量低的小麥確沒有產量高大米價格貴,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給你分析一下,供你參考。種小麥把地耕完播上種子后,除了中間的防蟲、防病、除草,幾乎就不用管它了,只等熟了收割就行了,而小麥大部分都是種植在平原地區(qū),而平原地區(qū)種植小麥,從種到收幾乎已經全部實現(xiàn)了機械化作業(yè),很輕松的。
種植成本也低,除了種子、化肥、農藥和使用機械的錢,其它是不需要再投入的,所以小麥的種植成本低些。而種水稻工序比種小麥復雜的多,種水稻首先得育苗,種水稻得是水田,水田耕起來比旱地也麻煩,水田耕好后就是插秧,中間還得時不時的往田里抽水,水稻成熟后收割也麻煩,由于水稻必須得種在水源豐富的地方,而水源豐富的地方大部分是在山區(qū),由于山區(qū)的道路崎嶇狹窄,這就給機械化作業(yè)帶來了困難。